美俄领导人前后脚访问中东,美媒批完拜登“酸”普京
近日,酸美国总统拜登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先后到访中东,美俄美媒引起各方关注。领导
拜登的人前中东行程包括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以及沙特,后脚普京则到访了伊朗,访问与土耳其总统和伊朗总统举行峰会。中东不过在7月21日,批完普京普京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也通了电话,拜登讨论在“欧佩克+”机制下加强合作的酸重要性。
当地时间2022年7月16日,美俄美媒沙特阿拉伯吉达,领导在“海湾合作委员会+3”峰会上,人前美国总统拜登(中左)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中)合影留念。后脚本文图片 人民视觉
这通电话很难不让美国“眼红”,访问因为在六天前,拜登在沙特访问时还希望能够与该国就石油生产达成协议,但未就此获得沙特方面的具体保证。其实,早在拜登访问中东之前,就有不少媒体分析指出拜登此行的功利主义目的,为的是重新争取中东盟友的支持与配合,尤其是能源供应,以抗衡俄罗斯。但在其访问之后,国际舆论却尽是讥讽和嘲笑。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刘中民教授在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撰文
指出,拜登此行不仅未能完全实现为制裁俄罗斯寻找油气产能、调整和巩固盟友体系、建立“中东版北约”和“中东防空联盟”、挑拨中东国家排斥中俄等完全一厢情愿的私利目的,而且在石油增产、人权和价值观、排斥中俄等问题上直接遭到沙特等中东盟友的婉拒和批评,这在历届美国总统访问中东的历史上恐怕还是第一次。
美国媒体不仅对拜登失败的中东之行进行了大量报道,对普京的中东之行也“格外关注”。澎湃新闻注意到,彭博社、《外交政策》、《华盛顿邮报》等均已“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力减退”为主题进行了报道。就普京访问德黑兰期间双方会晤的主要内容,美媒则总结称“俄罗斯正推动建立‘反西方联盟’”,美国《新闻周刊》7月20日报道还援引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安德烈•科尔图诺夫(Andrey Kortunov)的话表示,此次访问对普京个人来说很重要,因为在俄罗斯受到国际制裁的影响下,克里姆林宫“不想让自己在国际上被孤立”。
有趣的是,据《纽约时报》21日报道,俄罗斯议会议员兼电视主持人叶夫根尼·波波夫在评论普京访问伊朗时则采用了另一种表述。他称两国希望形成一个“正直轴心”。报道指出,叶夫根尼·波波夫此言是在嘲讽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此前曾将伊朗、伊拉克和朝鲜称为“邪恶轴心”。
当地时间2022年7月19日,伊朗德黑兰,伊朗总统莱希、俄罗斯总统普京(左)在阿斯塔纳进程首脑会议前合照。俄罗斯塔斯社则从另一视角报道了普京此次的访问,报道援引专家的话称,普京对德黑兰的访问反映了俄罗斯外交政策优先事项的变化。德黑兰作为莫斯科的伙伴,其重要性无论是在经济层面,还是在军事政治和地区层面都在上升。因此,普京此次德黑兰之行具有标志性意义,并发出明确的信号——新的地缘政治现实正在形成,必须以某种方式加以重视。
媒体对拜登与普京的中东之行各有或客观或主观的立场,各方也自有判断。刘中民指出,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曾经一落千丈,但是近年来,俄罗斯利用叙利亚危机和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重返中东。目前,俄罗斯在安全、军购、能源、反恐领域与中东国家有很多合作。即使是俄乌冲突爆发后,包括以色列、沙特在内的很多中东国家都没加入到美国制裁俄罗斯的阵营当中,更多展现出一种中立姿态,这也充分彰显出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力。
- ·推特乱局加深:继续裁员,世界杯期间50%几率崩溃
- ·阅文集团11月10日斥资约660.2万港元回购30万股
- ·发改委:到2025年长三角区域资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行政壁垒逐步消除
- ·入厂进村 中国快递业开足马力迎接“双十一”
- ·11连板“妖股”一字跌停,热门股集体跳水!保险、银行力挺大盘,中字头个股飙升,中国联通涨停…
- ·华为终端智选车业务总裁汪严旻:不成为爆款,商业模式就不能闭环
- ·外媒称美对华芯片禁令没削弱全球芯片企业看好中国信心,外交部回应
- ·央行: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41.42万亿元,同比增长10.3%
- ·澎湃社论:试点“预看房”,开发商要习惯被审视
- ·蔚来李斌:预计2023第四季度 NIO品牌可实现盈亏平衡
- ·事涉“保险业风险底线” 保险保障基金筹集、动用、救助有了新变化
- ·科创板公司天宜上佳13倍溢价“扫货”疑云
- ·CASE趋势加速普及,主机厂、供应商如何提升盈利水平? 《着眼未来:汽车行业趋势报告》给出答案
- ·联合国高官将同俄讨论黑海粮食外运协议延期等事宜
- ·达利凯普明日上会:净利润存“水分” 核心原材料受制于国外
- ·正威集团陷舆情风波 互动易不是舞台更不是擂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