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稳增长政策最好在上半年应出尽出!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稳增长政策最好在上半年应出尽出

时间:2025-07-07 18:09:31 来源:枉费心机网 作者:休闲 阅读:882次

记者 辛圆

在国内疫情持续发酵、中国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等超预期因素影响下,宏观好上4月中国经济延续下行态势。经济尽出周三,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稳增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与会分析师表示,长政策最稳增长政策最好在上半年应出尽出,半年财政政策应扮演更为重要的应出角色。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指出,中国当前中国经济正遭遇四大“拦路虎”:一是宏观好上,疫情加剧了“三重压力”(需求收缩、经济尽出供给冲击、论坛预期转弱),稳增严重威胁到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二是长政策最,房地产持续低迷,半年后续基建增长也可能面临疲态;三是,俄乌冲突带来的输入性通胀风险加大;四是,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产生的外溢效应。

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表示,现在尤其需要关注来自需求端的压力。他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分析称,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增速在持续下降;消费的降幅更大,这既有疫情对消费能力的削弱,也有预期的因素;去年经济增长的高光点——出口的动能也在减弱,外需面临严峻挑战。

罗志恒认为,从当前情况来看,财政发力更为关键,他呼吁加大财政支出,尽快发行特别国债,以应对多重因素对经济造成的冲击。

他指出,减税确实能缓解企业负担,但减税的前提是要有经济流量。但是,现在经济流量非常差,这时候减税的话,实体经济的感受其实并不强。“相比之下,应该采取支出政策,给市场主体提供补贴,比如免除房租,给一些工资补贴,效果就会更好。”

罗志恒还表示,疫情对经济和财政造成的冲击都是超预期的,这是3月份全国两会召开时没有料想到的。因此,“非常时刻要用非常之举”,可以发行2万亿元特别国债,用于三大任务。

他进一步表示,一个去向是基建,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提振总需求;二是给特定人群发放现金,而不是现在很多地方选择的发放消费券,发现金的目标不是刺激消费,而是降低特定人群的焦虑感,稳定人心;三是给地方政府,面对常态化核酸检测,基层的压力很大,中央要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保基层运转。

花旗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余向荣表示,目前中国政府的稳增长意愿非常强,政策空间也很充足,需要关注的是政策的执行层面,要与时间赛跑。

“现在一直在强调要刺激消费,但一天就也就是三餐。生产层面,一天只有24小时,工人只能完成一定的工作量,疫情后当然可以赶工,但产能利用率也只有100% ”余向荣说。

他表示,政策要加快落地执行,增量政策要尽快出台,无论是针对房地产的政策,还是至少万亿级的特别国债,最好上半年都能出来。此外,要尽快矫正市场预期。

“现在信心恢复很慢,因为大家看到政府有多重目标,一方面提出要防疫,同时还要稳增长,但又担心杠杆率上升,这就让外界对政府稳增长的决心产生怀疑。”

余向荣表示,面对疫情反复,美联储加息,地缘风险抬升,目前的边际放松不足以抵消普遍的预期下滑,政策上不能计较短期负面影响,政策要应出尽出,以坚决行动稳定市场预期。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 资金被占用未披露, 西陇科学再遭监管“点名”,实控人黄氏家族忙减持
  • 当选衢州市长7个月后,高屹获任衢州市委书记
  • 发改委、能源局:目标到2025年 国内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
  • 国民养老保险获批开业:叶海生任董事长,黄涛任总经理
  • 美元强势周期要结束了? 摩根大通:投资者正奔向债券
  • 中国再保险:前两个月中国大地财产保险原保费收入总额81.43亿元同比增长8.5%
  • MU5735航班上的愿望:“愿每一只孔雀都能平安落地”
  • 王毅同巴基斯坦外长库雷希共见记者
推荐内容
  • “资生堂”区别履行“双11”保价承诺!引发消费者集体投诉......
  • 银河微电: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临时停产
  • 秦刚:若美国因俄乌制裁中国,必将有力回应
  • 杭州公安:浙江顺路物流公司涉嫌违法犯罪,相关责任人员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补足方式增加!银行卡微信支付宝也可用于补足北京社保卡支付不足部分
  • 全球汽车减产116万辆,芯片短缺持续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