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会改变我们的饮食习惯吗
正观新闻 经过漫长的预制饮食萌芽期、发展期,改变在疫情的习惯催化下,预制菜迎来了快速增长期。预制饮食有数据显示,改变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元,习惯同比增长19.8%,预制饮食预计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到1.07万亿元。改变的习惯确,无论是预制饮食线上购物平台还是线下大型超市、便利店,改变货架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习惯预制菜品牌和菜式。消费者对预制菜的预制饮食接受度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改变大城市“996”“007”的年轻人,在便利店里挑选一份预制菜肴已经成为他们解决晚午饭的习惯常规选项。“出门带泡面、火腿肠、面包等速食品”“去餐馆就是要吃现炒现制的菜品”……这些传统的饮食习惯正在因预制菜的出现而悄悄改变:自热火锅等即热类预制菜已经成为年轻人的“露营必备”,而餐饮企业则通过建立中央厨房,使预制菜提升效率,保障菜品质量稳定。 即热类预制菜在口味、营养方面是优于泡面等速食品的。那这类预制菜能替代泡面成为便捷食品的更优选吗?其实作为一种经济行为,人们选择哪种速食品还受到商品特性、价格、购买和食用场景、消费者的喜好和认知等因素影响。比如在户外要想吃一餐热腾腾的饭菜其实很难,这时“自热”便成为即热类预制菜的最大优势。但换一个场景,在火车上有热水、有盒饭,加之因自热饭菜产生的蒸汽容易造成险情,铁道部门并不建议在火车上食用,即热类预制菜就不再是最佳选择。此外,即热类预制菜至少是泡面两三倍的价格,购买渠道主要集中在线上和大城市超市,这也制约了预制菜市场渗透率的提升。 至于现在餐饮行业使用预制菜,则受到部分消费者的强烈反对。在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中,外卖、堂食中使用预制菜未告知,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受到损害成消费者投诉热点。B(Business,企业、商家)端火热,C(Consumer,消费者、个人用户)端遇冷,其中最大的矛盾就是口感问题,“现制现卖的更好吃”这一认知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且不说目前大部分预制菜在口感上和厨师现做的有差别,即使没有差别,恐怕打破消费者的认知惯性也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因此,从尊重消费者、保障预制菜产业良性发展的角度出发,餐饮企业有必要在使用预制菜时提前告知。而作为消费者,在知情权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我们不妨给这个新生事物多一些发展时间。 (原题为《预制菜会改变我们的饮食习惯吗?》 作者 李琦 来源 光明日报)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车主担忧车联网变“收费网”,律师:应尊重知情权和选择权
- 快递发了近1个月还收不到,2000元的东西寄丢了只赔300!“极兔”变“龟速”,网点电话始终拨不通
- 国常会:部署综合施策稳定市场预期 保持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 德国副总理访问卡塔尔达成能源合作,但称“仍需要俄天然气”
- 金科股份:上半年净亏损14.36亿,正在引进战略投资
- 西安都市圈终获批,国家级都市圈增至5个
- 中国人寿开年至今已被罚超千万元 涉编制虚假资料、欺骗投保人
- 中国援柬埔寨考斯玛中柬友谊医院大楼项目启用
- 中疾控:低风险区群众离开所在城市须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 东航MU5735失事航班正在救援中,目前未发现遇难者遗体
- 东航MU5735航班坠毁,五个应该知道真相的疑问
- 以科技赋能广告监测 让虚假广告无处遁形 | 广西柳州市开通运行“互联网与传统媒体广告监测平台”
- A股上市公司突破5000家 市场体量质量两翼齐飞
- 东航空难现场搜救:事故地点三面环山,进入山坳只有一条小路
- 巴基斯坦总理对东航空难事件及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
- 东航坠机航班旅客名单已出 家属接待组已成立
- 默沙东九价HPV疫苗扩龄 市场格局生变
- 珠江人寿启动应急措施丨应对失事的东航航班MU5735事宜
- 冲高回落 A股成交破万亿
- 增收不增利,百度如何熬过换挡期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