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保险“将帅”齐换 李全出任董事长 张泓获聘总裁
来源:华夏时报
华夏时报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
人事变动的将帅消息终于迎来官宣。
9月26日晚间,新华新华保险发布公告称,保险公司收到徐志斌的齐换辞职函,因为工作原因,李全徐志斌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出任长张裁
同一天,董事新华保险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了选举李全为董事长的泓获决议,并同意聘任张泓为公司总裁。聘总待监管批复后,将帅新华保险也将正式进入 “李张”配时代。新华
对于人事变动的保险原因以及公司战略是否将会因此作出调整,新华保险相关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齐换徐志斌因工作原因辞去董事长职务。李全公司将继续坚持以“十四五”规划为抓手,出任长张裁强抓“三大重点改革工程”落地,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将帅”齐换
根据公告,新华保险于9月26日下午在新华保险大厦以现场大会的方式召开了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在通过了转让国家管网集团联合管道公司股权议案的同时,还通过了李全任第七届董事会董事长的决议,但上述任职尚需银保监会批准。
李全出生于1963年,1988年取得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货币银行专业经济学硕士学位;之后进入中国农村信托投资公司银行部任职业务经理;1991年1月至1998年4月这7年间,其供职于正大国际财务有限公司先后担任资金部总经理、公司总经理助理等职;1998年5月起历任博时基金督察长、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等职。
2010年,时任新华保险董事长康典将其挖至新华保险资管公司任总裁。2013年4月开始,李全兼任新华资管(香港)董事长,2016年12月又兼任新华资管副董事长一职到2019年9月。
2019年6月底,新华保险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提名李全为新华保险第七届董事会执行董事候选人,并同意聘任他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总裁的决议。
同年8月6日,新华保险公告第七届董事会正式组成,并在第一次会议上通过了选举刘浩凌为第七届董事会董事长的决议。新华保险进入了“刘李”配时代。但2021年1月,新华保险发布公告称,刘浩凌因工作原因辞去该公司董事长、非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由此,新华保险也进入“徐李”配时代。
与李全相同的是,徐志斌也是投资业务出身,二人虽没有保险业务一线任职经历,但在银行、基金、证券等投资领域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从徐志斌的履历来看,其出生于1976年,现年46岁。2001年进入高盛集团工作,先后担任运营风险管理部欧洲区负责人、总监、执行董事等职务;2010年进入中国建银投资,先后任风险管理部业务总监、总经理、高级业务总监等职;2013年又出任宏源证券副总经理;一年多后,随着申银万国证券吸收合并宏源证券,徐志斌开始担任证券副总经理,2019年9月,升任董事长。后进入中央汇金任职副总经理兼股权管理二部主任,2021年1月开始兼任新华保险董事长。
如今,时隔一年多,新华保险再次迎来高层人事变动。在李全拟任新华保险董事长后,其所担任的总裁职位也迎来接棒者。
9月26日,新华保险召开的董事会上还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公司总裁的议案》,同意聘任张泓为公司总裁,任职资格尚待中国银保监会核准。
从张泓的履历来看,其有着丰富的保险从业经历。出生于1964年的张泓,拥有国际关系学院英语专业文学学士学位,其最初任职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保险(英国)有限责任公司,后进入中国再保险集团工作,曾任中国再保险集团执行董事、总裁、监事长,中再寿险董事长,中再产险总经理、董事长,大地保险董事,中再资管董事,以及中国核保险共同体主席等。2019年9月,张泓从中国再保险集团调任新华保险出任党委副书记一职,2021年6月起,开始兼任新华保险执行董事和副总裁。
需要指出的是,新华保险拟任董事长李全,出生于1963年,还有一年即达到退休年龄;而拟任总裁张泓,比李全年轻1岁,1964年9月出生,还有两年也将达到退休年龄。这意味着,未来的两年间,新华保险仍将面临遴选接班人的问题。
业绩亮眼
回顾来看,2019年进入李全时代的新华保险开启了新的发展征程。在当年年底的一次开放日上,首次公开亮相的李全明确提出了“二次腾飞”的概念,拟定的发展目标包括“地位稳定在第一梯队”“资产突破万亿平台”“规模价值同步增长”和“产业协同发挥效能”等,争取用三到五年时间,使公司整体实力再上一个台阶。为确保取得预期发展效果,新华保险将银保渠道作为“二次腾飞”的重要突破口。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研究中心总监朱俊生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过去银保渠道只能带来规模,不能创造太多价值,但近几年银保渠道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大型险企也在重新评估银保渠道的价值。
“银保渠道的特点是业务量上来的快,所以很多险企会在规模和价值之间做出一些取舍。不同的公司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选择的发展战略也不同,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新华保险的渠道布局可以理解,但从长期来看,通过银保渠道发展期缴业务更有利于将来的业务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朱俊生说道。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亦曾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寿险业长期以来普遍更为推崇保障型、长期、期缴、去银保等模式,但他也提出,具体到各家企业,可追求差异化,这也是降低同质化的手段。考核模式的成效时,既应关注保险收入和现金流指标,也应关注权益回报、资产回报、内含价值等短期和长期的业绩指标。
回看新华保险第七届董事会的成绩,三年来,该公司主要经营指标也十分亮眼。其年度保费由2019年的1381亿元连续迈上1400 亿、1500亿、1600亿三个台阶,至2021年的1635亿元。总资产由2019 年底的8790亿元增长至2020年底的1万亿元、2021年底的1.1万亿元,再到2022年上半年总资产1.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10%以上。
内含价值由2019年末的2050亿元提升至2021年末的2588亿元,增长约26%。续期保费规模由2019年的1058亿元增至2021年的1169 亿元,占总保费的规模始终保持在七成左右。此外,新华保险近三年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4.9%、5.5%、5.9%。
今年6月28日,新华保险在股东大会上通过了《“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未来聚焦深耕寿险主航道,推动“一舰三擎 提速远航”,即聚焦深耕寿险主航道,着力推动养老产业、发展健康产业、做强做稳资产管理业务三方面,助力实现“二次腾飞卓越新华”阶段目标。
具体到渠道,《“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个险以“贡献价值、兼顾规模”为主线,从营销队伍管理、客户经营管理及业务发展模式等方面转型发展。银代作为重要渠道,开展与银行渠道更深层合作,业务向期交化、长期化发展。团险聚焦团体短期险发展,稳定长险规模,开拓职域业务,优化业务结构。
康养产业方面,据新华保险方面披露,截至2021年底,其养老社区入住资格函签署量达到4000份,对应累计应交保费近60亿元。今年上半年累计签署资格函353份,对应累计应交保费超过5亿元。在健康产业协同方面,截至2022年6月底,新华保险累计实现健康协同营业收入近2亿元。
据张泓介绍,未来,新华保险还将从多方面构建医、康、养差异化优势。接下来,“李张”时代的新华保险将收获怎样的成绩,值得期待。
- ·招商证券再破“A股魔咒”调侃 建议布局“新时代五朵金花”
- ·新品开箱|Redmi Note 12 影像小钢炮
- ·欧比特董事长颜军: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走好宇航科技奋斗路
- ·美国三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初值2.6%,高于预期
- ·A股上市股份制银行中报盘点: 净利润同比“8升1降” 资产质量保持平稳
- ·东阳光药艰难突围:“流感药之王”何以东山再起?
- ·跌落4年,共享办公巨头负重前行,中小企业岁月静好?
- ·传瑞信获投资者5亿美元注资承诺 以分拆投行业务
- ·车主担忧车联网变“收费网”,律师:应尊重知情权和选择权
- ·中美各领域对话是否会重启?外交部回应
- ·淘宝直播引入“外援” 罗永浩首秀观看量破千万
- ·尼康新款Z 17-28mm f/2.8镜头今日上市,售价8299元
- ·担忧科技股暴跌影响股价,ARM称明年一季度无法完成上市
- ·《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11月1日起施行,对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培育
- ·豫园股份:前三季度营收334亿元,归母净利润9.03亿元
- ·道达投资手记:两大积极现象出现 二次探底已成?
- ·下至9岁,上至45岁的女性都可以打!默沙东九价HPV疫苗大幅扩龄,国产二价苗龙头如何应对?
- ·特斯拉大幅降价 自主新能源车企如何应对?
- ·还能投出多少个《羊了个羊》?“游戏投资家”吉比特涨停:前三季净赚10亿几乎全部分红
- ·银保监会:财险业近十年年均净利润约400亿元 保额年均增长率达43.5%
- ·透过AR眼镜看足球 Nreal联合卡塔尔旅游局“复现”卢塞尔体育场
- ·每经热评|内地一线城市将直面香港的人才竞争
- ·单季营收净利首次双降,海天味业市值跌破3000亿
- ·海南通报“市委书记遭诬告事件”
- ·下调第一支柱费率、整合企业年金和住房公积金 这场养老金融会上 专家这样建议
- ·电子烟消费税落地,“控烟”路径愈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