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额减值准备不能“一计提而了之”
炒股就看,大额权威,减值计提专业,准备及时,大额全面,减值计提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准备 来源:证券时报 2022年度业绩预告披露正式告一段落,大额超600家A股公司净利润预亏过亿。减值计提这些公司中,准备相当比例是大额因为计提大额减值准备导致业绩加速下杀或变脸。市场预期波动之下,减值计提近日来,准备不少个股被资金用脚投票,大额遭遇业绩和估值的减值计提“戴维斯双杀”。 上市公司2022年业绩预告中大额减值计提较多,准备有一定特殊原因。包括疫情管控影响、产业政策影响、部分下游巨头爆雷等。而从多数公司所披露的拟计提的大额减值准备分类来看,主要涉及商誉与资产两大类。前者主要指向并购,意味着企业未来超额收益现值的贬损;后者则涉及到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多个方面。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包括、、、等多家公司在内,数十家公司都公告了大额减值准备计提,使原本前三季度的盈利逆转为全年亏损。其中,出现高达百亿的计提减值。公告显示,公司计提约160亿元减值损失为存货跌价准备,从而使2022年度预亏约220亿元。 计提减值准备往往意味着可收回金额已经低于账面价值,是上市公司顺应变化而进行的财务跟进,既体现了谨慎性原则,也有利于风险释放。但资产减值判断的主观随意性较大,这为不少运作带来了空间:要么计提不足导致资产虚增和利润虚增、要么过度计提进行财务洗澡或隐藏业绩、要么利用减值转回实现扭亏或净资产转正,等等。 同时,大额减值虽然不影响当期现金流,但是往往意味着前期投资项目质量较弱,未来资产变现能力、并购标的经营能力等,都会受到影响。这也是市场和监管高度关注上市公司大额减值计提、关注背后合理性和可能性动机的重要原因。 对于突然计提大额减值准备的公司而言,有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厘清:比如,商誉、存货及固定资产出现减值迹象的具体时点到底是什么,为何集中出现在第四季度,此前是否进行了及时计提?再比如,减值测试的具体过程怎样,计提金额是否准确,突现大额减值是否隐藏了调节利润动机?等等。 每逢有上市公司一次性大额计提,市场都会出现其是否涉嫌财务洗澡的质疑声。毕竟,这种简单粗暴的计提操作,不禁使人联想到上市公司欲将掩藏问题消失于无形,避免出现商誉减值或资产减值通过历年分摊的方式消化所带来的问题暴露的动机。实际上,这样的粗暴计提还应关注未来是否会出现减值转回,倘若有,就需要进一步关注是否涉嫌主观盈余操纵,违反企业会计准则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 从今年来看,监管方面对于大额减值准备计提已经高度关注。统计显示,春节后仅深交所发出的业绩预告的关注函中,就有逾30份提到计提相关事项。实际上,除了下发关注函或问询函外,也可以考虑通过更多监管方式的介入,让一次性计提隐藏的动机见诸阳光;对于明显不合逻辑的一次性大额计提,也有必要强化会计准则要求,督促采用更为合理的方式消化商誉减值或资产减值。 而上市公司方面则应完善公司治理、科学定价收购资产。在此基础上,对减值计提的处理,应更为公开透明、合理合规。例如,除了向市场充分揭示财务洗澡等疑点,可否考虑在判断减值准备时,一方面依照会计规则,另一方面也可以参考行业惯例以及类似企业情况?只有多管齐下,才能最终防止计提大额减值对投资者利益以及市场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央行规范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行为:对内重点防范虚构交易、转移利润 对外重点防范利益输送
- 申办2030年冬奥会,温哥华“最积极”
- 中证国新“1+N” 系列央企指数亮相
- 美国威斯康星州一公寓楼发生火灾 7人死亡
- 多地施策壮大民营经济市场主体
- “订单爆发式增长”!倒计时一个月,A股公司“备战”世界杯
- 微芯片上的光谱仪让光信息触手可及
- 天润乳业发布三季报 前十大股东“大换血” 换了6名
- 苹果最新Time to Walk活动邀请音乐人Chaka Khan主讲
- 连跌15个月后集体涨价,这一行业迎来转暖信号!
- “三桶油”稳油增气 端牢能源安全饭碗
- 【育儿问答】2个月孩子吃手要干涉吗?
- 证监会公众公司部商庆军:完善北交所产品布局 持续研究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特点和需求的特色品种
- 首批基金三季报显示,21股获基金扎堆持仓,12股前三季度业绩翻倍,明星基金持续出手新能源赛道
- 中国汽车走进欧洲的积极启示
- 欧盟领导人开会却扎堆攻击德国能源政策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 陕西:“十四五”期间新建各类充电桩35.54万个
- 消息称三星电子将调整半导体战略方向 扩大传统和特色工艺产能
- “重大升级”?日澳的这个动向很危险
- 中证金融整体下调 转融资费率40个基点
- 搜索
-